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及四川省教育厅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部署要求,眉山药科职业学院于2025年秋季学期组织开展了“校级思政课教学指导组听思政课”专项工作。近日,该工作已顺利完成听课环节,并于11月7日召开听课反馈座谈会,全面总结听课情况,共话思政课建设与教师发展。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曹启富主持,校长卢敏出席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晓东及部分思政课教师参加。

本次听课工作自10月底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牵头,分管校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及教学督导员共同组成的校级思政课教学指导组。听课采取“推门听课”方式,真实了解课堂常态,重点考察教师学情把握、课堂互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指导组的老师随堂听课2学时以上,涉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实现对全院思政课教师听课全覆盖。指导组成员听课之后,与思政课老师面对面地做了指导交流。
在反馈座谈会上,校长卢敏首先对本次听课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不仅是对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监督,更是对教师成长的关心与支持。从听课反馈来看,教师们教学态度认真、课堂组织有序、教学内容充实,整体表现令人满意。同时,卢敏校长结合听课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教师提出四点希望:
一是加强新教师培养,实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鼓励并资助新教师参与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和教学研修,帮助他们既站稳讲台,又看齐学术前沿,形成“教学相长、青蓝相继”的良性发展生态,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持续活力。
二是希望老师们深入研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行业背景,主动挖掘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思政课应是连接学生专业世界的“立交桥”。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主动与各二级学院建立联动机制,常态化地观摩学生技能竞赛、参与专业教研活动,让思政课教师真正懂学生、懂专业,使思政课教学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是积极运用人工智能等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堂互动,提升教学实效。技术应用要服务于内容深化,形式创新要聚焦于价值塑造,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真正通过AI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吸引力和实效性,打造具有药科特色的“智慧思政”金课。
四是希望老师们筑牢自身的信仰之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思政课教师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必须具备强大的内心力量。要正确看待来自学生、同行和社会的各种评价,将其视为改进教学的镜鉴,而非评判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座谈会最后,党委书记曹启富作出总结。他表示本次校领导集中听课调研,进一步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工作的了解,展现了思政课教师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教学水平。学校领导对老师们在本学期教学中的辛勤付出表示赞赏,并鼓励大家继续秉持育人初心,认真钻研教学,推动我校思政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本次听课及座谈活动的开展,标志着眉山药科职业学院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方面迈出坚实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听课反馈为契机,持续优化思政课教学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宣传统战部 黄阳